陈柯和胤禛一同走在田边的土路上。随行的侍卫们都离开了,只能远远看见巡逻的防军。
胤禛说道:“郡主,现在没有旁人。本王需要和你商议一下这次罢兵的事情。”
陈柯点点头:“当然。”
胤禛便说道:“上次郡主出兵,平灭叛乱。共向朝庭缴纳了二千七百万两的岁币,之后皇上减免了这些省份的赋税。这次叛乱又影响到了邻近省份的税赋,郡主是否要体谅一下朝庭的难处?”
陈柯说道:“这个肯定要有。皇上乃是一代圣主,我们平叛不能影响到他老人家的功业,更不能让史书后册留有污点。四爷您看这次需要交纳多少岁币?”
胤禛叹了口气,找了一块木头墩子坐了下来。
说道:“不瞒郡主说,这次郡主平叛的几个省份,都是赋税大省啊!以前一省是按三百万两一年的税赋,但河南,山西,江苏这几个省是按五百万两一年的税赋。”
说着,他有些为难的挠了挠鼻梁,说道:“总共是四千二百万两。考虑到藩镇也有自己的难处,皇上的是意思是每年交赋四百万两,分十一年还清。以后就免了税赋,和以前一样。”
陈柯也在旁边的草地上坐了下来,说道:“四爷啊,交纳赋税是天经地义的事。但银子这东西和粮食不一样,它不能从地里长出来。是否可以稍微通融一下,拿实物代替?”
胤禛说道:“可以啊!粮,布,盐,茶。这些东西都可以折赋给朝庭,皇上以宽仁治天下,不会错怪郡主的。”
陈柯笑道:“这就好办。一年四百万两,咱们藩镇节衣缩食,还是交得起的。都是为了咱大清国嘛!”
胤禛连连点头,之后又说道:“还有一件事。郡主,皇上一直想办藩务,派旗人到藩镇学习。只是那些士大夫们百般阻挠,误了时辰,不知郡主意下如何?”
陈柯说道:“互相交流学习,这肯定是可以的。不过学堂毕竟有学堂的规矩,虽是朝庭派来的人,但进了学堂一定要尊师重道。臣不希望因为这点小事让皇上误会。”
胤禛连忙说道:“郡主放心,朝庭如果派人过来学习,肯定会择优而选,并且交待清楚。本王保证,不会让那些不懂规矩的人过来丢人现眼!当然了,若是有人举止不当,藩镇该罚就罚,绝不通融。”
陈柯点点头,却又说道:“但是四爷,我有些事情还是得先交待一下。免得日后出了岔子,闹得大家不好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