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远抬手抱拳回礼,随后在大厅内缓步行走,开口讲道:“教主的著作中,曾探讨过国家存在的必要性。”
“这一章节,堪称教主诸多著作的核心所在,亦是了解教主思想体系的重要纲领。”
“在那篇著作里,教主这样写道。”
“为什么需要国家?”
“只因个体力量渺小,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,以及野兽、暴力团体的威胁时,难以独自抵御。于是,国民相互妥协,让渡部分权力,从而构建起一个集体。”
“这个集体,便是国家。”
“它是国民妥协的产物,也是教主治国理念的核心——求同存异。”
此言一出,厅内众官员皆陷入沉思。
能坐到如今的位置,哪一位不是人中翘楚、万里挑一的聪明人?
李远继续说道:“咱们都曾是大明朝的官僚,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不体面的事。”
说到这儿,他稍作停顿,目光似笑非笑地扫过众人,问道:“诸位扪心自问,谁敢说自己从未有过不体面的行径?”
众人尴尬地笑了笑,纷纷低下头,不敢与他对视。
在大明朝的官场中,又有几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问心无愧?
几百年来,偌大的朝堂,也不过出了一个海瑞。
而这期间,又有多少官员沉浮其中?